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10月11日題目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引起民間很多不同的意見。你認為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嗎?試以約三百字抒發己見。

39 則留言:

  1. 我個人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
    首先,以現時香港政府財力充裕,正好計劃長遠的運動發展項目,而舉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亦可測試香港政府對運動發展的成敗指標。
    表面上,香港申辦亞運會是為了可提升地區的知名度,但實際上是政府向人民發出長遠體育發展的承諾。另一方面,亞運會亦可為香港大部份社區增加或改善運動設施和其他各類型的體育場館,這些設施的增加亦可為未來的社區帶來更多的益處。
    站在經濟角度上而言,申辦亞運可以提高社會各行各業的就業機會,例如:旅遊業、建造業、飲食業等等。除了可以提升就業機會外,香港政府在未來的十數年間亦會向亞洲各國宣傳香港,這樣可以為香港帶來無限商機並促進香港與海外國家的貿易發展。
    綜合以上的各種原因以及論點,香港申辦亞運會有數之不盡的好處,所以我支持香港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這個決定。

    回覆刪除
  2. 我不認同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
    雖然舉辦亞運會可提升地區的知名度,但就是因為現時香港政府財力充裕,所以就應該多放些資源在醫療問題, 貧富懸殊問題和 住屋問題等等......也可以多在土地上發展。或者可以在其他設施上加以保良。我覺得不需要因為人有我有, 人辦我辦的心態。其實政府還有更多事值得去做。政府還會建立一個約3000個單位的“選手村”, 亞運會完了後,會怎樣處理,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型的住宅單位,有什麼可以繼續發展? 營地,住宅,酒店,或是交給大型地產發展商管理?
    應該將香港納稅人的錢用在改善民生,改善醫療、房屋和教育這些急迫需要資金的民生事項上,比起揚名國際,政府應先把民生問題放在第一位。希望香港不以貧富差距而揚名全球.
    真的很希望政府再認真想一想究竟那樣較為重要,再作出決定。

    回覆刪除
  3. 我認為香港政府不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眾所周知,香港漸漸步向經濟完全發展的階段,而香港亦曾經舉辦東亞運。但是,我認為香港還沒有足夠的金錢或人力的能力去舉辦亞運會,例如,香港山多平地少,根本沒有足夠的空曠地方以建造一座大型的體育館,再者,要興建一座大型的體育館,約秏資六百多億。我個人認為政府根本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金錢。試想想,香港最少有四十七萬貧窮戶,如果能把六百多億分給他們,每戶可得十五萬元以上。此外,香港政府要市民看兩星期亞運比賽,錢就花光。香港特區政府辯說:辦亞運可以吸引亞洲遊客,非賠本生意。但是,如果香港政府願意贊助每個外國旅客一千元的機票費用。六百多億便可吸引六千多萬個遊客來港,成本效益更高。香港原本是一個國際大都市, 金融中心, 根本無需展示城市的實力和提高知名度,香港經濟根本不需要利用運動會去剌激。另一方面, 香港酒店房間經常爆滿, 無力兼顧更多遊客,最後只會令一些正常在香港的商業活動讓路,商機可能就此失去,損失可以比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更加大。

    回覆刪除
  4.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 我認為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雖說申辦亞運如:令旅遊業更發達,可以興建多些運動設施,令香港更出名,甚至更加有地位.但是,如果我可以投票的話,我必定會投反對票,反對申辦亞運.因肖我這時候並不是適合時機.
    現在的香港看似很蓬勃,但是亦穩藏著很多很多問題.問題如果未解決,就亦正視它,解決它.第一,是香港的土地問題,香港地小人多,在香港巳有七百多萬人,不小人也就着房屋問題感到炬惱,我覺得如果有空地的話,應該盡快起房子,令市民不會再就這問題煩惱,如果還用這些僅有的土地興建選手村和多个運动場的話,我想這不是一个好建設.另外,在金錢方面,香港政府需要用很多錢興建這些所謂亞運的建設.我們這些市民也有獲益嗎?可能有…但並不會有很多.我想政府可以設計一些計劃,可以改善一些貧窮的市民,從而也可以改善貧富懸殊的問題.
    如果香港想申辦亞運,請先解決以上的問題.申辦亞運可以遲些再決定.

    回覆刪除
  5. 我是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
    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是一件好事來的,之前在二零零八年奧運的馬術項目入面,香港政府做得十分之好,雖然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是雖要改善的,但我覺得巳經做得不錯了。
    二零二三年亞運會,主要的目的是令香港的經濟再次大大提升,如果香港政府真的在二零二三年申辦亞運會,她的目的定能成功。
    除了經濟方面之外,香港本身也是一個旅遊之都,很多遊客也很喜歡到香港購物,到香港嘗試一些地道的美食,所以外國人會很喜歡香港,如果香港能夠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的話,就大大得益了。
    香港是一個很有本事的都市,香港如果真的能夠二零二三年亞運會的主權的話,我會覺得很自豪的,所以在些祝香港能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

    回覆刪除
  6. From Ray Tsang

    香港政府就是否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諮詢市民,香港政府表示申辦亞運會主要是為了促進本地體育發展、促進經濟以及增加就業機會。
    我也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正如政府所說,這様可以促進經濟和體育發展等多方面發展,一個先進的國家或者城市不會只顧及其經濟發展和政治民生,但是會顧及多方面發展的,包括體育發展,而舉辦亞運正正可以鞏固香港作為體壇盛事之都的地位。
    舉辦亞運的開支花費大約為一百三十多億元,有人說用這一百三十多億元去辦亞運,不如乾脆用來投資又或是作經濟發展。但他們可知道舉辦亞運可大大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從而吸引更多遊客到訪,不只是舉辦亞運期間會有更多遊客,亞運後亦會有較多遊客到訪。不但如此,由於舉辦亞運是需要興建大量的國際級場地設施,包括選手村,這樣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給香港市民,特別是建築工人。
    亞運後,那些國際級的場地設施亦可租用給市民供用,向市民推廣體育,提升他們對做運動的興趣。
    歸立以上幾點,我認為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是有益無害的,在些希望香港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成。

    回覆刪除
  7. 我不讚成香港計劃伸辦二零一三年的東亞運動會。
    首先,時下的香港正面對着很多嚴峻的問題,例如在民生方面,香港正面對着人口老化,醫療保險,收入不平均,樓價高企等等。而在環境方面也同樣很多巨大的問題,例如環境污染,堆填區飽和,溫室效應等等。琳琳種種的問題都需要極大的資源來解決問題,所以我認為政府不應投放大量資源在這一項計畫中。
    雖然伸辦東亞運動會會帶來一些經濟的收益,例如製做就業率和增加旅客來港消費。而在公民教育方面也可以市民對運動和健康的關注,而建成的康樂設施在運動會過後也能提供給市民享用。
    但這些好處都 只會帶來短暫的影響,對香港長遠來說並沒什麼大的建建樹。相反東亞運動會所帶來的運動熱潮也會隨著運動會的迣去而削減。假如政能把資源在放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帶來其他便深遠的影響。所以我認為政府政不應在這一個時候浪費資源伸辨東亞運動會。

    回覆刪除
  8.   我認為,香港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現在正合時機。如果香港成功申辦亞運,將會有助確立香港盛事之都的形象,訪港的旅客人數亦會隨着亞運會而增加,有助香港各行各業發展,促進香港經濟。
      由於亞運會乃全球盛事,旅客的焦點將會落在主辦城市,只要配合推廣,香港將更為世人所認識。
      當然,在香港舉辦亞運會可算是盛大的事宜,有人會擔心亞運會過於大型香港未必能夠應付。但我卻認為,這項大型的體育活動,對香港來說可說是有長遠的好處,而市民可以使用的設施亦會增加。這不但改善了居住環境,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還可推動全民運動及健康生活。
      亞運會後,這些體育設施亦能成為運動員集訓基地,協助運動員習慣國際賽的環境,讓他們有良好的環境進行練習,將來代表香港出賽,為港增光。

    回覆刪除
  9. 我認為現時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因為香港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去興建更大型的體育館或選手村。如果有土地,倒不如興建更多的房屋。並且,政府打算興建一個約3000個單位的選手村,但當亞運結束了,那3000個單位的選手村又誰去居住呢?我不太相信在亞運結束了之後會有其他國家的人會去選手村住宿,因為就算有亞運的選手居住過,吸引力也不會太大。
    而且過去舉辦過奧運的國家大多數是國家破產收場,希臘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希臘的國民現在還要節衣縮食地償還國債。北京奧運也是一樣,原以為興建了水立方和鳥巢會可以帶來收益,雖知沒有太多人去。如果香港也為了申辦亞運而興建一個選手村或更大型的體育館,以為未來可以有更大收益,但結果是沒有的話,這樣做和浪費納稅人的金錢基本上沒有分別。

    回覆刪除
  10. 我認為現時絕對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因為香港已經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香港只是容納本地人都成為負擔,如果再容納參加者與觀光者,香港的交通必定受到前所未有的癱瘓,雖然讓香港申辦亞運可以使香港的經濟好轉,亦可以再令香港的地位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位置,但這樣就會使香港變成一個死城,效果可能比不辦亞運還要好,香港真的要冒這個險嗎?而且我亦認為香港有這個打算是不合乎經濟原則的,因為建立一個大型體育館和選手村是須要重用大量的金錢,人力和物力,當亞運會完後,大型運動場尚且可以提供給市民運動之用,但那選手村呢?可以市民參觀一年,二年,難道以後就要一直把它掉空嗎?所以總括以上的意見,我認為現時絕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回覆刪除
  11.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引起民間很多不同意見。我認為現時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雖然香港有充足的資金來舉辦亞運,但我認為不如把這些資金給一些低下階層,給他們一個正常的生活,不用挨肚餓。
    香港的低下階層就算努力地賺錢,都賺不到維持一家三口生計的數目。而且還有中產家庭,在財政預算案裡,差不多都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什麼幫助。一家兩口月入四至五萬元,但先生與太太每月開支多達三萬元,他認為薪俸稅的寬免及差餉減免太少,對中產幫助不大,更認為財政預算案完全沒有驚喜,推出的措施和往年的差距不大。
    另外,我認為香港沒有足夠的地方來興建一個很大的運動場給運動員使用。而且香港已經沒有地方供給市民居住,若興建了運動場,就沒有地方供給市民了。
    綜合以上各種原因,我不讚成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回覆刪除
  12. 我認為現時並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因為舉辦亞運須要投放大量資源,如金錢、地方、人力物力等等,但我則認為香港應把這些資源投放在民生上。雖然舉辦亞運會能促進香港經濟發展,但如果我們把投放在亞運會的金錢平均分給居住在香港的低收入人士、長期病患者、老人家身上,他們的生活就大大得以改善,把"窮者愈窮,富者愈富"一句收窄。市民叫苦連天,沒有兩餐溫飽,金錢對他們是十分重要,難道要他們眼白白看著政府寧把金錢舉辦亞運,也不解決當務之急嗎?再者,當真的舉辦亞運,旅客來到香港,看到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只會認為香港政府管治不力,降低他們對香港的印象。
    如果香港能夠先解決這些問題,處理妥當後,香港人對舉辦亞運會一事根本不會反對,屆時,不但能夠舉辦亞運會,還能舉辦得有聲有色呢!
    所以我認為現時並不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回覆刪除
  13. 我認為香港現時不應該舉辦亞運,因為經過上次的東亞運動會後,反應不甚熱烈,也不見得得到市民湧躍參與去觀看比賽。對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大部分同學都只因為有免費門票才去觀看賽事, 就此而言,已失去看運動比賽應有的意義 失去看運動比賽的精神,更失去了對比賽運動員的尊重。
    政府認為市民該看長遠一點,舉辦這個活動,雖然可以令更加國家關注香港,但不幸的是,香港最大問題是場地不足,怎能吸引亞洲的參賽者呢?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利用競爭已異常激烈了;再者,為一次大型活動而興建的運動場地,大有可能在亞運會後淪為荒廢。如果香港為了只炫耀一次而花巨款去建設場地,這豈不是浪費金錢?倒不如花錢去解決香港正面臨的其他問題吧。
    加上,甚少香港人重視體育運動,我認為政府應該按部就班,應該先在香港推動運動文化, 改善氣氛,令香港人更投入體育運動後,才是舉大型運動會的好時機。

    回覆刪除
  14. 1. 我認為香港不是申辦亞運的好地方。儘管在香港申辦亞運會能夠促進經濟發展,但種種因素令我反對在香港舉行。首先,香港是個彈丸之地,過多人流會令交通擠塞,香港的經濟市場多,如果交通擠塞,必定會令經濟帶來不便。其次,香港的土地已經不足,還要撥出那麼大的土地建造亞運會,只會浪費資金,浪費人力,浪費物力。其三,香港出現了貧富懸殊的情況,各政府和公民正尋求方案解決障礙,香港的貧窮人士口日益增加,他們一日三餐的金錢也不足夠,試問如何能過着一些安穩的生活?政府為了幫助貧窮人士,願意撥出大量金錢幫補貧困人士的生計和需要,所以資金對於現況更加重要。這幾方面的因素,我認為現時的香港不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希望香港能及早轉變為一個完善的社區。

    回覆刪除
  15. 我認為香港現時不是申辦亞運的好時機。雖然申辦亞運可以增加香港在世界的知名度,有助香港的經濟發展,而且更可以加強香港市民對體育方面的知識。但隨着香港的人口漸漸增長,香港已經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並且沒充足的地方興建運動設施和場地,在金錢和人手方面亦都不足夠令整個活動成功。
    為什麽香港政府不嘗試把這些資金放在民生方面呢?現今香港貧窮的家庭超過四十萬,如果把這些資金分配給他們,不但可以譲他們過一些正常的生活,而且比起從前辛苦的日子更加輕鬆和開心。另外,房屋亦是香港民生面對着的重大問題,根本不足以令全香港的市民有一個「安樂窩」。由此可見香港現時在民生方面有重大的問題。所以綜合以上所指的問題,香港現時是不適合申辦亞運。

    回覆刪除
  16. . 我認為香港可以作舉辦亞運是一個頗為難得的機會,能夠成為主辦城市,是一種能夠令香港更有名的方法,亦能藉此機會帶動就業和經濟,所以我贊成舉辦亞運動會。
    . 舉辦亞運是一個非常難得到的機會,亞洲有許多的國家城市都有意想舉辦或再辦亞運。政府想舉辦亞運是大眾利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挽救失業率,帶動旅遊業和經濟,為行業增加收入。
    . 香港本已是一個國際金融都市,隔某一段時間舉辦一次知明大型活動並非壞事,可吸引外國遊客來港消費,又可促進本化體育文化及體育交流,好處可是多的。
    . 雖說此次活動利用佷多人力物力,我卻認為這些是要付出來令香港變得更美好,我認為要申辦亞運。

    回覆刪除
  17. 我認為香港是不適合去做這個項目.因為香港還在麻煩在堆田區的問題.香港已經不夠地方去倏堆田區,我們還在討論這個問題,那怎會有地方來做亞運.香港地少人多,對這樣可以令香港經濟更好,但是地少是最主要的問題.雖然說是好的方法.但再深入看,我中國內地做,會更大更好的效果.因為中國內地是最大的市場,這裡的發展會更令經濟發展大...
    香港想要申請亞運,我想最好也是解決香港堆田區的問題才解決申請亞運的問題,作為市民,我認為政府解決了堆田區的問題是最好,因為不想令香港惡臭,如果惡臭我相信香港只會更沒有給引力令其他國家的人來香港發展和旅遊.
    我提議政府留意香港的問題才決定其他事宜.香港是一個美麗又進步的大城市,希望政府注重市民的意向.

    回覆刪除
  18. 我認為香港現時不是一個申辦亞運的適當的時機,主要原因是香港未能解決另外的重要問題,還要勉強的申辦亞運,的確令人費解。
    香港最缺乏之一就是金錢,中下階層的市民不斷叫苦,甚至連三餐也不能維持,香港應先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現時香港人要無間斷的工作才能維持生命,但香港現在還要申辦亞運會,不是令貧窮的市民更難生活嗎?所以,香港最應該先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
    香港缺乏的還有土地的問題,香港的年青市民大多數都未能有自己的物業,因為香港的土地太缺乏了,未能足夠給年青一代擁有自己的物業,而且地少,自然價格亦會提升,令年青一代更難置業。現在香港要一塊大土地來興建亞運會的場地,又會令香港的土地減少樓宇建造的機會,令年青人不能順利置業。
    所以,香港應該解決了小市民的問題,再慢慢考慮亞運會的事,也不遲啊!

    回覆刪除
  19. 我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因為對香港有莫大的好處。這些好處有: 一,改善體育設施,如果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政府需要改善各樣的體育設施,這樣的話公眾便可以使用更好的運動場地。二,提高公眾對運動的興趣,如果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市民會被各樣的體育競技圍繞着,會間接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從中更可令市民變得更健康。三,提高香港隊獲獎的機會,因為香港體育學院向參與精英運動員訓練計劃的運動員和教練進行調查,他們認為「主場」優勢是香港隊成績突飛猛進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對香港隊獲獎的機會有很大幫助。
    除此之外,對商業經濟的影響也很多。例如建造或改善場館時,會造就幾百個就業機會,還有,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更會刺激旅遊業和相關的各行各業呀!

    回覆刪除
  20. 我認為現時不是最好的時機去申辦亞運。雖然申辦亞運可以令更加多的人來香港消費,商店可以從中得益,加上建築工人也會更高收入。但我認為香港人對運動的熱誠比起其他城市還差很遠呢!加上香港政府雖然有積極呼籲市民要多做運動,但政府也沒有完整的配套。我認為申辦亞運不只是為了為香港帶來商業利益,應該是注重在運動方面。如果一個城市,自己的市民也沒有興趣或時間參與運動,倒不如不要申辦。如果要做到一個讓外人感到好看的亞運,首先,是市民對於這一方面的事情要有一定的知識,和市民是熱愛運動。就以中國為例,雖然中國的公民教育比較差,外界會覺得中國申辦08年的奧運會一定不會辦得很好看,但結果由於中國人有熱愛運動之心,所有中國人都投入在這個盛事,結果令人刮目相看。所以中國也不是靠奧運來促進經濟發展,而是每個人也熱愛運動。

    回覆刪除
  21.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引起民間很多不同的意見。我認為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不是一個適合的時機。
    首先,如香港真的成為了亞運舉辦的場地,定必要開發更多土地來興建大型的運動場及設施。而當中一定動用了政府一筆龐大的資金,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香港,有很多人要靠政府的所提供福利來維持日常生活作息的開支。但現在就連香港貧困人士的問題也還未解決,竟然可以那麼奢侈的為舉辦亞運而興建設施,簡直是一大矛盾,何不弄好其他民生問題後再說呢?
    其次的是『香港的交通問題』。當香港舉辦亞運期間,應該會有不少從外地來的遊客想一睹亞運的風采。但香港的地方這樣擠迫,道路這麼狹窄,交通上真的有可能滿足到旅客的需要嗎?
    我認為政府應該考慮到以上各種因素和是否於各方面也負擔得起,才作出定奪。

    回覆刪除
  22. 我並不認為香港現時有足夠的地方,足夠的資源。2010的廣州亞運會改造了近二十八所運動場所,更有三個協辦城市,又有一個小區專為選手建造的住所。香港沒有足夠的地方,改造場館,選手的住屋,又需要大量的金錢。香港現時已經有很多民生問題還沒有解決。之前的東亞運動會,香港人的反應不太熱烈,令門票亦只售了大約三成左右,如真的要申辦亞運,我認為首先要提高我們香港人的熱盛,如不,香港申辦亞運的意義就沒有了,只因為了舉辦而舉辦,未免太過浪費。要增加香港人的熱盛,首先要令香港人的負面情緒,如堆田區問題,置業問題,貧窮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金錢,而且解決問題亦需時間改善,所以現時並不是一個適當的時機申辦亞運。

    回覆刪除
  23. 對於這個題目,我十分不同意!
    我認為不應申辦亞運。以經濟,社會角度分析
    經濟上,現時正香港仍在經濟復甦的階段,申辦亞運會拖累經濟復甦。如果成功申辦亞運,總支出將會高達500多億,而搞亞運的國家大多都是蝕本收場。即使成功舉辦亞運,亦無助經濟發展,因此舉辦亞運只是一項勞民傷財的事,高昂的支出將會拖累顯示正值復甦的經濟。
    社會上,申辦亞運成功將會令民怨加劇。香港是貧富懸殊相當嚴重的地區,08年香港更是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貧富懸殊是現時香港最嚴重的問題,政府應該講舉辦亞運的500多億用在扶貧上。將如此大的金額用在對窮人無助的亞運上,只會反映政府完全不關心貧富懸殊此問題,窮人對政府的不滿將會大大增加,市民對政府的支持度將會下降。

    回覆刪除
  24. 我認為香港現時不應該舉辦亞運,因為經過上次的東亞運動會後,反應不甚熱烈,也不見得得到市民湧躍參與去觀看比賽。對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只因為有免費門票才去觀看賽事, 就此而言,已失去看運動比賽應有的意義 失去看運動比賽的精神,更失去了對比賽運動員的尊重。
    政府認為市民該看長遠一點,舉辦這個活動,雖然可以令更加國家關注香港,但不幸的是,香港最大問題是場地不足,怎能吸引亞洲的參賽者呢?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利用競爭已異常激烈了;再者,為一次大型活動而興建的運動場地,大有可能在亞運會後淪為荒廢。如果香港為了只炫耀一次而花巨款去建設場地,這豈不是浪費金錢?倒不如花錢去解決香港正面臨的其他問題吧。
    加上,甚少香港人重視體育運動,我認為政府應該按部就班,例如可以參考其他受歡迎的運動會,然後找出其受歡迎的原因,從而令香港人可以更投入亞運,這樣便能提高入場人數,利潤同樣因而增加

    回覆刪除
  25. 本人不贊成香港計畫2013年的東亞運動會。
    我認為現今的香港在各方面也需要極力解決很多問題。無論在經濟和教育上也有很嚴重的問題,例如現時香港的人口老化,隨科技發展,老人的壽命漸長,香港的大部分人都低收入。在全球化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例如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
    既然香港政府需要面對這么多的問題,就不再應該把資源投放在東亞運動會了。
    然後就要說東亞運動會會為香港帶來什么,東亞運動會必定會微幅增加香港的經濟,因為東亞運動會會令香港成為旅遊景點等因素影響,在教育上,經濟上雖然都會為香港帶來好處,也會令香港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但是我們把目光放遠一點,就會發現東亞運動會為香港帶來的好處,只是過眼雲煙,絕對是短暫的,如果政府不先打算解決好香港的民生問題,就先爭取東亞運動會,會影響的市民的生活質素以及引起市民的不滿。

    回覆刪除
  26. 我認為香港現時不是舉辦亞運的時機,又或許香港根本不是舉辦亞運的合適地方,因為香港地少人多,給人住的地方還不夠,現在又說要為亞運會興建場地。雖然亦有人指興建「選手村」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給香港市民,例如是建築工人等。但難道在亞運閉幕後,香港政府會把埸館拆掉,再建房屋?抑或就此把它忘記,讓它孤獨的座落在香港的某一處呢?如果說,不興建新的場館,建設新的設施去配合亞運,我絕不認為現時香港的原有設施可以應付盛大的亞運會。假若到正式舉行時,這裏又缺少甚麼,那裏又器材不足,令到一些國家對香港的印象變差。舉辦亞運有一部分目的是提高香港的國際形象,但如果上述的情況發生,便會得不償失了。
    再者,本港的市民對體育活動的反應不太熱烈,如零八年的東亞運動會,香港有份舉辦馬術比賽,但大部分人只因持有免費門票才去觀看賽事,真正願意付錢去看比賽的又有多少呢?

    回覆刪除
  27. 我個人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因為香港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有十分多的好處。
    首先,香港現在比新加坡等的大城市超越,因為新加坡他們大量投資於旅遊業,所以有很多很多的旅客到當地消費,一來有經濟效益,也可以令外地人對當地有更加多的認識。所以我認為香港應該好好地利用這一次機會,因為機會不是時時都有。有很多人都認為,如果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會令香港有沉重的金錢負擔,但是,如果香港不付出,怎會有收成呢?也會白白浪費這一次對香港經濟好的機會。
    另外,電子科技在香港十分普及,即使足不出戶又可以從電子產品中得到快樂,也令很多香港市民不做運動,使香港市民的整體健康下降。但如果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可以令香港市民有更多興趣做運動,也可以令香港政府一直想的全民運動實現化嗎?因為香港市民多做運動,身體又健康多點,這不是又可以減輕醫療負擔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嗎,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不是一舉兩得的好機會嗎?所以我十分贊成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

    回覆刪除
  28. 我個人認為以多角度去分析,香港不應在2013年申辦亞運。
    現在的香港,其實只是還在經濟復甦的時期,如果申辦亞運的話,需要龐大的支出。如果申辦亞運一行成功的話,是絕對會拖慢香港經濟復甦的進度。對於申辦亞運的好處和壞處我卻有所保留。亞運帶來的好處有很多,但全部都是短暫的利益,如果我們把目光再放遠一點,為亞運而建造的建築物等等,待遊客觀光後都是荒廢的收場,而在這花費的大量資金,其實可以解決很多香港社會上的問題。
    如果香港真的成功申辦了亞運,是絕對會引起市民的怨怒,香港是地少人多,但亞運則要花費土地來建立專為亞運已設的建築物,香港垃圾堆田區已經飽和,再不好好善用土地和資金,香港的狀況恐怕會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政府把舉辦亞運的資金投放在扶貧上,得益遠遠勝過舉辦亞運。

    回覆刪除
  29. 我贊同港府申辦亞運,因為亞運本身其實代表了一個指標,讓香港政府的體育政策和本地體壇各方面,都有一個提升和深化的作用,申辦亞運也有助強化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中心的地位,以及增加與國內和海外國家運動員和人民交流的機會。如果香港申辦亞運成功,我敢信香港仍然能夠出現像李麗珊、黃金寶這些國際冠軍級人馬。這様可以促進經濟和體育發展等多方面發展,一個先進的城市不會只顧及其經濟發展和政治民生,但是會顧及多方面發展的,包括體育發展,而舉辦亞運正正可以鞏固香港作為體壇盛事之都的地位。香港政府申辦二零二三年的亞運,市民會被各樣的體育競技圍繞着,會間接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我們香港人更應發揮香港精神,團結起來,同心合力支持香港申辦亞運!

    回覆刪除
  30.   我個人認為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有好處亦有壞處.以香港現在的經濟資源及配套,舉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的確是個有助經濟發展和改善香港體育設施的機會,但要是用大量資金去建設亞運會的場地設施,倒不如利用那金錢去解決香港的貧窮,社區設施,地方重建修理和居住等問題呢,這做得不合時機.
      舉辦亞運會可令訪港的旅客人數增加,有助香港各行各業發展,能促進香港經濟,而且,舉辦亞運會更可以制造更多就業機會,可以令失業人士有收入,不再生活於煩惱之中,亦可以解決生活問題.
      相反,雖然亞運會能制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香港經濟發展,但我香港現時有很多人仍然生活貧窮線下,區區舉辦亞運的職位是不能足夠解決香港貧窮的問題,而且有很多亞運的職位也是暫時性,例如工作人員,親善大使等.再者,在香港貧富距離亦很大,在亞運舉行其間,不會人人也有經濟能力買起門票,這會令香港亞運會的氣氛大大減低,難道要免費派門票嗎?
      香港應該先解決現有的問題,再去考慮去申請,政府應令到整個香港貧窮市民能夠改善生活質數,減低社會的不足之處,大大改善社會的設施資源,製造更多福利給市民,令香港達到一個接近無優無慮的城市後,才申請舉辦亞運也不遲呢,何況亞運會也沒有屆期.總結以上幾點,我個人認為香港政府有意申請舉辦亞運會,是不適合時機的.

    回覆刪除
  31. 我認為現時並非香港舉辦亞運的最好時機。

    從經濟方面而言,申辦亞運需耗費數以百億公帑,但是觀乎現時香港社會經濟情況仍未穩定,貧窮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每日報章雜誌所報道的,其中不乏貧困家庭所面對的逆境;此外,中產人士怨氣甚重,買樓問題亦一直擾攘多時,所繳稅項不但無助置業,若現時還要以巨款申辦亞運,濫用市民的稅款,只會令社會經濟雪上加霜。

    從政治角度而言,現時政府民望大跌,在未得民心之時,仍硬推申辦亞運的建議,將會更拖垮她的管治。我認為,政府應先著眼於民生政制問題,例如青少年就業問題、政改方案的落實執行等等,令社會回復安定。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去舉辦亞運,對一般政事必會有所影響,政府連內部事務還未處理妥當,卻計劃辦一個國際性的運動會,讓人難有信心之餘,亦難以服眾。

    從設施方面而言,香港現時沒有世界級的體育場地可供舉行亞運賽事。一直以來,香港政府也曾計劃要興建許多不同類型的體育設施,唯有部分無限期擱置,也有些仍然啟用無期。如果動用約四百多億元興建新場館,香港平日鮮有舉辦大型賽事,那麼亞運過後,這些場館豈非又要遭到荒廢的命運?

    從體育氣氛而言,香港的體育氣氛實在不濃厚。政府亦不曾落力推動體育發展,香港的體育運動在國際上也未能如其他國家般著名,令市民對這方面也未能熱衷。其實香港過往曾出產一些具備國際級水準的運動員,如李麗珊、黃金寶,唯政府卻沒有藉此機會發展體育,反而很多市民曾央求政府興建一些小型體育設施,如羽毛球場、小型足球場等,卻得不到回應。去年香港曾舉辦東亞運、2008年也曾協辦奧運馬術賽,這些都是國際級大型賽事,但市民反應卻並非想像般好,既然香港體育氣氛未成氣候,申辦亞運似乎仍是言之尚早。

    縱合以上各點,我認為政府應謹慎考慮申辦亞運的建議,不宜操之過急,引起反效果。

    回覆刪除
  32. 我個人認為香港不應該申辦亞運,在申辦亞運會方案中,估計大約需要斥資447億元,我認為這447億元可以用在其它方面上,例如:改善民生,興建公屋以解決低下階層置業問題,地方重建或保護文物中等等。在香港,有很多人每天都要為三餐憂慮,政府認先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花錢在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上。科技日新月異,現時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有很多老人家都是長期病患者,有些可能會因為無力負擔醫療開資而令病情惡化,同時亦因為此問題而加重了醫院的負擔,我認為政府應該投放多些資源在醫療津貼中,以解決一些長期病患的老人家無力負擔昂貴的醫療開資的問題中。近幾個月, 有些地產發展商不斷推高樓價令樓價不斷上升,有些低下階層亦因此而不能置業,所以政府應興建多些公屋以舒緩樓價上升的問題。雖然舉辦亞運能提升香港在國際的地位,但是香港有很多人都需要幫助,所以我認為現在不是舉辦亞運的好時機。

    回覆刪除
  33.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引起民間很多不同的意見。個人認為香港現時都適合申辦亞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現時有很多人也沒有就業的機會,可以籍此機會就業。另一方面香港現時在經濟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來舉辦亞運,正好發展體育項目,而且可以借此次亞運來測試香港政府是否有能力舉辦一些大型的項目。
    香港之前在奧運時已有舉辦馬術項目的經驗,雖然在當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們可以借此機會改善好不足之處。亦可以表現出香港政府的能力,使香港人更加相信政府所做的一切。
    另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經濟方面,現時香港政府經濟方面已經發展得非常穩定,正好使用這些金錢來舉辦一些有意義和有經濟效益的事情。舉辦亞運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亦會吸引到更多由外地來港的遊客來港消費,並且增加了更多就業的機會,令失業的人得到一個希望。
    還有一方面就是公民教育這方面,政府也可以籍此亞運來宣傳體育的好處和大家對健康的關注,促使更多人有機會參加運動項目。而且亞運時一定會增建很多運動場地,亞運完結後市民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運動,不需要再為場地的問題苦惱了。
    綜合以上這幾點,本人是很讚成香港政府申辦亞運,使香港有更陰的人才出國參加比賽,為港增光,使大家感到身為香港人是一種光榮的事。

    回覆刪除
  34. 香港申辦亞運會顯然不是一個有利本地的舉動, 表面看來, 香港的面子足了, 因為一個接近國際性的運動會將在這裹舉行, 極受注視. 此外, 還能創造多個職位和旅遊, 酒店業的推動, 但然後呢? 亞運過後那些場館如何處置? 該拆除或保留? 香港出名地少人多, 寸金尺土. 從經濟角度來看,保留運動場館似乎不太符合其利益. 拆除的話, 又要用一段時間, 此舉我覺得有點愚蠢, 用大量金錢大興土木, 得不到實際利益, 可能還會有虧蝕的情況出現.之所以能這樣說, 是因為我覺得門票不能在'回本'方面起大作用, 由於這不是個商業活動, 相反是個關於推廣運動和健康的.所以門票若設得高就會被批評不能'與市民同樂', 但想想, 現實的香港人又會有多少人會入場只為了看幾場比賽? 但門票設的低的話就可能造成之前提及的損益.與其把金錢花在這裹, 還不如用在改善民生, 房屋問題. 貧富懸殊等等的.

    回覆刪除
  35. 我不認為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雖然舉辦亞運會可提升地區的知名度,帶動消費,但也會耗費大量金錢。亞運牽涉到45個國家,而歷屆亞運都普遍在面積比香港大的大城市內舉行,場地設施都需要比較大的空間。
    就算設施沒有問題,那麼運動員住的地方呢?政府會建造一個約3000個單位的選手村, 亞運會完了之後,又會把它拆了嗎?或者把它變成低密度複式住宅嗎?那時侯不又把它們交給那些無良的發展商,以亞運作為宣傳品,騙香港人的金錢嗎。又或者賣給那些富有的內地人,又把那些屋炒一炒,賣個好價錢之後連人帶錢返回內地。
    這樣,本來已經被香港人炒樓炒得熾熱的樓市,又會變得更熾熱,普遍社會人士又會更難置業。
    香港政府應該想清楚,香港納稅人的錢是否應該用來令香港人的生活變得更艱苦,還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回覆刪除
  36. 我認為現在並非在香港舉辦亞運會的適當時機。

    首先,近幾屆亞運會的經濟效益均不理想,主辦城市紛紛虧損,若香港舉辦亞運會,極可能也是得不償失。事實上,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成本高昂,且不說亞運會,即使是奧運會及世界盃這種全球矚目的盛事,亦往往入不敷支,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正在進行的南非世界盃,普遍預測財政狀況不會太理想,而將會舉辦二○一二年奧運會的英國,亦因為金融海嘯而變得有些意興闌珊。不久前去世的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承認,奧運會的龐大成本令很多中小國家望而卻步,他擔心奧運會在將來可能難以為繼,故在遺囑中建議北京可作為奧運會的永久主辦地,主要理由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為了支持奧運會而「不計較得失」。

    可見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前提是「不計較得失」,沒有雄厚的財力作後盾,想辦好體育盛事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回覆刪除
  37.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申辦亞運,我不認為現時是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我認為現時香港因以下數個原因而不適合申辦亞運:
    首先,我認為香港現時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興建比賽場所以及用作觀眾暫時居住的住所,就算地方足夠興建場所以及居所,政府又有沒有這麼多金錢來興建這麼多的用地以及支付宣傳費用呢?雖然申辦亞運的確可以增加遊客,遊客數量增加等於會有人更加人消費,這實在可以提高香港的受益,但前提是香港要有基本的配備。
    另外,我認為香港就算能夠做到以上的條件,我認為香港政府未必能把情況控制得很好,因為遊客增多,一些過激份子可能會進行一些行為是政府不能控制的,一但有恐怖事件發生,香港在國際的形象便會變得十分差從而影響日後的發展。
    就以上原因,我認為現時不是一個香港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

    回覆刪除
  38. 我認為現在不是香港政府申辦亞運的適合時機,因為香港由古至今都是給人稱為彈丸之地,地少人多,試問一個這麼小的地方怎能突然增加大量的運動設施和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各國的觀眾來港觀賽呢?不就是要繼續移山填海嗎?要把我們美麗的維港變成維河甚至維溪嗎?現在的香港青少年也知道想置業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請香港先解決正放在大家眼前的問題,把香港打好在一個好好的根基之上,人人都不憂衣食, 才放心思在一些不是必要的活動上。
    另外,有些人可能會說申辦亞運可以向各國推廣香港的文化特色,美食和購物天堂等等,但如果亞運會因以上的原因或其他更多的因素而給搞垮了,那更不是得不償失嗎?
    再者,以現在香港的情況來說,政府應多花費在一些老人的生活和照顧上,而不是一些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參與的活動上,政府應該認真考慮社會各階層的狀況。

    回覆刪除
  39. 我認為香港不應申辦亞運,連想都不可以想.整個項目總投資已達447億元,447億元足已餵飽全香港市民一年,要用這一大筆的金錢去舉辦一個沒有什麼大用處的運動會,我感到十分忿怒.就連市民都要憂衣憂食的時候,才搞這樣的大型活動.引用香港偉大商人李嘉誠先生的一席話:"香港人要工作,提升香港競爭力!"所以政府申辦亞運的確是多此一舉,因為萬事都應以人民為主,就連人民都未有飽飯吃,那又為什麼可以去申辦亞運這個勞民傷財的活動呢?我香港政府應為人民做一些更大的事,給我們一些金錢做津貼,幫助一下我們的生活.令我們生活可以更美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