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那應該增加運動節。運動節,顧名思義,是一個讓全香港市民認識以及進行更多運動的節日。現時香港人們因為每天都要上班而沒有時間做運動,下班之後卻因為太累而不去做運動。因為香港人們沒有時間做運動,令到他們的身體出現愈來愈多毛病,對於一個健康的身體,運動是必須的!我認為運動節可以訂為某個月的第二個星期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當天所有政府管理的運動場所及設施都是免費,市民可以免費使用這些設備來運動。另外,政府更可以邀請一些運動紅星或者明星於當天向市民介紹種種不同的運動以及運動的好處,借此推動更多市民運動!我認為如果政府增加這個節日的話,一定可以推動更多人想運動的想法,從而令到更多香港人生活得更健康!
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休息節,所有人在那天都不工作,只需要認認真真的休息一天。因為香港人很忙碌,每天的工作都做不完,就連放假的時候都要工作、溫習等等,甚至有時候放假時的工作量還比平日多,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和放鬆自己。但如果我們有休息節,我們就真的能夠放下腳步、煩惱和壓力,輕輕鬆鬆的過一天平淡和舒適的日子,還能在那天反省自己,從而改善自己,未來該怎樣做好。另一方面,休息日還可以用來計劃未來。因為都市人每天都不斷重複他們的工作,感到十分厭倦,但他們根本沒有空餘的時間去想想自己的未來。休息日就能夠給時間他們計劃人生,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在休息日中,休息是最重要的,能夠令我們身心健康。所以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休息節。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學術節。這個節日是為了學生和促進和家人的關係而設立的。學術節是一個關於所有學科的節日,在這一天每一個學科都會有一個攤位,攤位的內容都是關於那個學科的。而在每一個攤位裡,都會有一些老師去為大家解答問題。有些家長會害怕自己子女的安全,就會陪伴他們一起去,而家長就可以藉著這次機會去了解自己子女正在學什麼,並且平時家長是沒有太多時間去花在子女的身上,也可以藉著這次機會和他們去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我認為學術節可以訂在每年十二月的某一個日子,因為十二月已經是一年的終結,很多同學應該會把上年度的知識忘記,但新學年也開始了,而同學就可以請教老師去幫助同學去回憶上年度的知識和教導新學年的知識。攤位的位置應設立在維多利亞公園,因為維多利亞公園的地方比較大。
如果要我在香港增加一個新的節日的話,我一定會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為什麼我會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呢?是因為香港人做事真的太忙了,每天香港人也很忙碌地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完完全全地忘記了自己要好好休息一下,給自己一個充充電的時候。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生,也是人,我也知都做事做得很久就一定要休息一下,不要太過強逼自己。加上我知道有很多父母親因為要上班,而很多時候也很晚先回家,因此孩子們一定很想要這個全民休息日,和爸爸媽媽一家人一起談天,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後,這個全民休息日是有一個好處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想放假的日期來放自己假,但只限一天,一年一次。好像我自己,當放完星期日的假期後,星期一起床過來,就自自然然地不想上學,想再放假。如果有全民休息日,就最好不過了。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動物節,在這個節日內,人們可以借這個節日認識多一點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它們的種類的不同,因為有很多人對動物都抱有錯誤的觀念,例如:不知到它們的習性,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和愛好等等。我們可以在這天,參加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藉此了解它們,動物節亦可以再一次提醒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應濫殺它們,反應愛護它們才對的。 我認為動物節可定於十一月初舉行,因為十一月沒有任何特別節日,因此可令人們對此節有更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記,而且十一月初不太接近學生們的考或測驗,學生和成人們可借此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也可從中學到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簡直是無枉而不利;所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將加入一個動物節。
如果可以加入一個節日,我會希望加上遊戲節,這個節日是為了讓一些上班或青少年來舒援他們的壓力。現時很多香港人都有很多壓力,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他們時常要承受面對上司的壓力,好像工作能力能否達到上司的要求,還有他們還要面對人際關係的壓力。而學生,他們要面對學業和人際關係上的壓力,例如:考試成績,升學或選科的壓力。這些事情都令他們感到十分大的壓力,但是又沒有時間舒援壓力,所以這個節日專為他們而設的,這個節日任何人都可以在街上遊玩或去到政府指定的地方遊玩。這個節日不只給人舒援都市人的壓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的人際關係從而改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讓都市人透過遊戲日中找到人生樂趣,令他們不會只會認為人生只有工作而沒有消閒活動。所以我認為最好新增的節日應該是遊戲節。
香港有很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添多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添「家庭節」。 香港是一個十分繁忙的城市,很多人因為工作而忽略了身邊的人,特別是自己的親人。除此之外,亦有很人多因為希望得到獨立而選擇了自己一人居住,不理會自己家人的生活或需要。 但是,有時候真的是身不由己的,因為有些工作是需要離開香港,到內地或是其他國家公幹的,這些事都是無可避免的。如果香港增添一個名為,並將這個節日定為公眾假期,那麼,全港市民便可以和家人過一個溫馨的「家庭節」了。 在這個節日,市民可以彌補這一年來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家人的時間,盡力去和家人過開心、溫馨的一天。子女可以陪伴他們的父母到茶樓,吃一些他們最愛吃的點心。而作為父母,亦可因為有了這個節日,而陪伴他們的子女到遊樂場或是主題公園遊玩。 我認為這個日子定在那一個月都沒所謂,因為這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個人相處得更開心,以及過一天溫馨的「家庭節」。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朋友節」。我們除了和家人關係最親外,第二就是朋友了。我們的生命裏絕不能沒有朋友,朋友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他們會和我們一起經歷開心,也會和我們一起經歷傷心。朋友會聽我們說心事,會一起分享事績。其實朋友比家人還能談得來,因為大家之間有很多東西都很相似,例如大家的學校生活等等......而且歲數還差不多呢!在這個節日裏,我們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慶祝,可以去感謝對自己好或常常幫助你的朋友,請他們吃飯或一起逛街。或者可以相約剛剛認識的新朋友,彼此更加了解大家,建立更深厚的友情。「朋友節」的目的除了以上外,叧外也可以修保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可能大家因一些小事而發生爭執,也可以在這天好好解決。
我認為如果要增添多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添一個「電視節」。香港人天天工作十分繁忙,面對這些急速的生活節奏,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去花一些時間去看看電視,留意各地的新聞,跟上時間的變遷。再者,電視裡也會有教育性的節目或頻道,例如國家地理頻道,香港教育局的教育電視等等……另一方面,在家做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則可以選擇觀看烹飪節目,’’師奶’’劇集,讓她們嘗試一天不用勞動,還方便主婦們無聊時成了重要的話題。有些時候,香港人工作要到處走走在所難免,一走便是幾天,幾個星期甚至要幾年呢!所以在這個節目裡,人人都可以放下手上沉重的工作,看看自己喜愛,想吸收的電視節目,然後既可以增廣自己的見聞,吸收更多資訊,更可以當作讓自己放假一天的理由呢!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香港是一個繁榮的都市,上班一族每日都要穿著高跟鞋上班。或者你們覺得穿高跟鞋是一件普通和常見的事情。可是對上班一族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每日都要穿著高跟鞋,每日也要飽受腳痛的感覺。所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波鞋節」那天上班一族可以穿著波鞋上班,來舒緩一下。而這個「波鞋節」絕不只受惠於上班一族。我認為更受惠於廣大市民,「波鞋節」除了可以讓上班一族穿著波鞋上班外,廣大市民在那天到鞋鋪選購波鞋時也有一些折扣,市民在那天買到自己心愛的波鞋。那麼,大家來說「波鞋節」都有一些益處。「波鞋節」受惠於廣大市民,是一個很快樂和高興的節日。因此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
香港現時是融入中西及各地文化的地。有元旦,農歷新年,情人節,清明節,復活節,母親節,父親節,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國慶,重陽節,聖誕節等等。我認為在香港應該加入國際文化日,我認為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應該多提倡一點有關香港文化的活動,當中包括簡單講述香港的歷史,和近年被受關注的事—建築物拆卸。市民應該從文化日當日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特別是由中國傳入的文化節目。當然也別忘了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地區,這裡,我們融入來自了不同地區的人,不同地區的文化。今時今日我們穿的衣服,日用品,也來自不同國家的科技﹑概念﹑材料…而且,我們在享受﹑狂歡的節日,也包括了西方節日。我們該抽空來了解多一些中國,同時間也試試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令香港變得稱得上為「國際性地區」。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你認為應加入娛樂節呢。娛樂節的假日有五天。香港人每天都過節奏急速的生活,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要工作,甚至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會回到公司加班,香港人根本沒有時間花在娛樂上。所以,必須為香港增添娛樂的節日。香港是一個繁忙的都市,許多時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身邊的人。雖然金錢和事務都很重要,有沒有想過與家人、朋友、親戚一起玩樂,能增添多少快樂?其實人很需要快樂,快樂亦是每個人轉給每個人的,平日沒有空見面的親人都可以透過娛樂節比傾訴和享樂。香港人工作壓力大,要為自己釋放出來。在娛樂節假日裡,可以下棋看電影、踏單車、去郊外旅行等等活動。這樣的話,香港人工作中也能享受娛樂節的假日,苦中也可帶有樂趣。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一個「歡樂節」。現今社會,香港人都受到不少的壓力。在學生方面,他們會因為考試、功課等問題而不開心和有壓力;上班族方面,更會因為加班工作等問題,引至不少的煩惱和壓力,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跟家人或朋友相聚。「歡樂節」意思是指開心快樂的節日,藉著這一個節日,香港人可以放下一切的煩惱和不開心的事,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共聚天倫之樂。在這一個日子中,例如可以到郊外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又可以和朋友一談開心事。透過這一個節日,不單可以增加家人或朋友之間的感情,歡聚一時,更可以放鬆一下,忘記所有的問題,享受開心的生活,重新開始另一天上班上學的日子。所以我認為應該加入一個「歡樂節」。
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全港性休息日,週期為一個月一次。香港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地方,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每天都非常忙碌。香港人,每天有看不完的文件,做不完的家務,長時間的工作會增加人的壓力,容易引致部份疾病。如果我們有休息日,我們每月有一天能夠好好的舒緩一下壓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香港,很多人都比較容易生病,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這些壓力的來源都是因為沒有時間計劃好自己的工作日程,如果每月能夠有一日比人們反省自己過去一個月的行為,再計劃好下個月要達成的目標,相信這樣工作人士的工作效率也會提升。在每月新增一天假期,也能夠增進父母跟子女的溝通,多點了解子女,避免子女容易誤入歧途,此節日的好處真是多不勝數。
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娛樂節一星期舉行一次。這節日是令所以香港居民都能娛樂而設的。為何?香港人每天的生活都太急了,根本沒有時間去享受一下娛樂,如果每天都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樣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我想增加這個節日一娛樂節。這個節日並沒有什么特別,只是全日的娛樂所需要的消費都減倍,而且有當日中只上半天的班。為什么是半天而不是全日呢?如果每星期都少上班一天的話,恐怕會為很多大型機構帶來很多不便,而半天的話,相信影響不會太大吧。現時的香港人,只是單純的為了工作而工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享受生活,這樣活得太乏味了吧!根據健康管理的知識,是要同時顧及生理上,心智上,社際上的健康,以及懂得享受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工作,那么香港大部份的人也都不健康了,對吧?所以我覺得要有這個節日的存在。
假若香港要增加一個節日,我認為應加入「玩樂週」,香港人一星期至少有五天要上學上班,令到每一位香港人圴受重大壓力。 加入「玩樂週」能讓眾多的香港人放開壓力,盡情玩樂,特別是考試壓力太大的學生和工作壓力太大的上班人士,若然他們能有一星期假期去玩樂一番,不用理會所有壓力,這能讓他們得到釋放。 這個節日跟星期六日的假期可不同,星期六日可能大家都要擔心未完成工作,但是若有「玩樂週」便可讓人們輕鬆一星期,甚至去旅行散心。 你可能會說,那長假期呢?功能豈不是一樣?這可不同,普通的長假期可能要大家多作一點工作,多作一點假期家課,但「玩樂週」不用這麼辛苦,規定了各公司以及學校也不能如予任何工作和家課。我想這個節日定必令大家喜愛。
香港是一個中西民化的大都匯,在香港四周都能看見不同國藉的人聚首在一起。香港更在不同的日子裏有不同的節日,例如在二月十四日有情人節、在十月三十日有萬聖節、二十月二十四日有聖誕節……等等。假如要我在香港這個地方增加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節日,我想我會增加一個名為「香港日」的節日。雖然香港具有各國不同的文化,但卻唯獨缺少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因此香港有文化沙灘這個稱號。但如要令人銘記香港的話,我想唯獨有香港美食能令人再三回味香港。因此這個節日的主題就是和香港的特色小食有關的。政府應該在該天放鬆對無牌小販的監管,或是開放一個較大地方供一些特色小食的小販擺買,讓各國各地的市民和遊客都能一嘗香港的風味和風土人情。這個節日不停加强了香港的經濟活動,更令香港市民增加對香港的歸屬感,真是百利而無一害。
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而且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增加「節能日」這個節日。在這個節日當中,全都市的市民都可盡拯救地球的責任,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 在「節能日」中,上班的人繼續上班,上學的人繼續上學,飛機照樣飛翔,火車照樣運載乘客。唯獨變化的是當天都會舉行節約用電的活動,所謂「隨手關燈一小步,節約能源一大步」,「節能日」鼓勵市民和大眾機構齊參與,在不須要使用的電器或光源時,便把電源關掉,既能節省電費,又能減少用電資源。雖然不是人人也能參與,但亦希望可以盡力出力,拯救地球。 「省一點能源,多一點資源」,地球的資源終有一日會耗盡,如果現在不好好節省能源,繼續左外出時開著空調、睡覺時開著電視這樣浪費資源,恐怕當地球真的缺乏資源時,人們便後悔莫及。既然現在還有時間,應該好好去珍惜和利用,在「節能日」中盡拯救地球的責任,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家庭節。家庭節固明思意是一家人團聚一起玩和做其他活動。現時香港急速的發展,令到很多人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愈來愈少。現時香港的’’打工仔’’大多數一個星期都只是有一日假期, 因為工作而忽略了身邊的人, 令到他們與家人的關係變得生疏。另一方面,有時真的身不由己,有些人更要與家人分開兩地,為了一些生意需要出國,與家人生活和溝通就會大大減少。如果香港能夠有’’家庭節’’這個節日就能讓大家得到溫馨的一天。在這個節日,他們可以善用這天來彌報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身為子女可以安排一些親子活動,令大家的隔莫減少,父母亦可以陪他們的小朋友去玩或者抽一些時間細心聆聽子女的心聲和需要。我認為家庭日每半年一次,因為這個節日的目的只是令一家人更加溫馨和日後相處得開心,並且希望每個家庭也可以過一天溫馨的「家庭節」。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全民運動日」。香港是個既繁忙而又講求時間的一個城市,大多數的香港人都將大部份的時間放於工作或學習上,就連想放鬆一下的時間也欠缺。就是因為這樣,現時香港人出現很多的情緒病,如:抑鬱、焦慮等等;嚴重的甚至會容易產生一些輕生的念頭。而港人有焦慮及抑鬱的情況,均高於外國的水平。根據一些有效的資料所得,適量的運動對人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因為運動是一個健康而又充實的途徑去舒緩壓力。 再者,香港人因過份忙於工作,往往都忽略在飲食上的重要性;令到港人的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頗大的負擔,人們飲食不均衡引致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如果加入了「全民運動日」的話,人們除了能改善身體體重的問題外,還可以舒緩累積下來的沉重壓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呢!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文化,如果是增加一個節日,我想中外交流節是最適合不過。中外交流節,顧名思義,即使利用這天與不同國家的人士交朋友,作文化上的交流,這樣可以使香港人有機會接觸不同種族的人士,增廣見聞,不需走「萬里路」,也可以見識這個世界。雖說香港人經常接觸不同的人士,但很多時候這些都是公事上的交流,往往是用較嚴肅的態度去與外地人士溝通,當談完公事就各自找節目,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好好認識對方。而中外交流節就正好擔任一個中介人的角色,讓平常嚴肅認真的外國人能有機會展現他們熱情友好的一面給香港人,而香港人也正好發揮好客之道來招呼眾多外籍人士。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節日中舉辦嘉年華,讓各界人士都參與來狂歡一番,交流之餘還可以放鬆工作,舒緩平常工作的壓力。香港是各界薈萃的地方,多欣賞別人國家的文化,讓自己有得益之餘,還可以表現自己另一方面的才華。
如果我可以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希望能增加「放鬆日」。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為了賺錢,每日都要不停地努力工作,令自己積聚了極多的壓力。因此,我想以這個節日減輕我們平時積聚的壓力。在「放鬆日」裡,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此外,還可以跟家人修復因平時上班忙碌而破損的關係,也可以適放平日過份積聚的壓力,令身心更舒暢。此外,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但因為平日忙碌工作令自己沒有時間做的事,令自己可以完全地放鬆一下。可能有人會問為何不多幾天呢?多幾天的話不是能更有效地令生活在這城市的香港人更得放鬆嗎?如果只舉行一天的話,香港人就不會因過份放鬆而做一個大懶蟲,甚至不再工作。休息只要適可而止更可以,如果不是,鄙不是會有反作用嗎?所以一天就足夠了。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地球節」。地球現時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也將面對很大的危機,大量的化學物質令地球的氣溫上升。在這個節日希望故勵人們在節日期間,養成減碳生活。平均香港人在日常生活、活動中,也「發放」了不少二氧化碳,如乘坐的士,私家車等等。在這節日,希望香港人可多乘坐公共交通。而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是來自發電,如果香港人可以一起關燈一小時,溫室氣體也會大量減小。增加這節日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醒我們,我們再用我們現時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地球很快便會消失了。我希望這節日可以舉行於在每一天,也希望香港人每人都可以養成減碳生活,令地球趕快康復。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政府認加入一個狂歡節。因為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擁有自己的觀念和立場, 而不能和諧地相處, 造成偏見和不滿。在學校, 老師對學生的偏見, 學生和朋友或老師的不和, 也造成很多不快樂的事情。一年裏簡直像沒有甚麼節日能給繁忙的都市人一個快樂的日子,所以我認為人們在那個節日好好放鬆一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例如出外旅行等......並有太多人生活在緊張的生活中,壓力分大,所以我認為這個節日可以令人在緊張的生活中放鬆一下,減輕一下壓力,從而令他們有足夠的精神去生活在緊張的生活裏。在這日,人們可以放下平日緊張的心情,輕鬆和簡單地面對任何事情,能盡情娛樂。
我認為可以增加美食節或是啤酒節之類的新型節日,雖然於香港也可能有商店會舉辦此類活動,可是規模就遠遠不及外國的美食節或啤酒節了。人們都能在節日裡盡慶,享受和放鬆他們緊繃著的人生。眼見同學們都說應該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我想到,香港其實也有勞動節,目的是讓一年四季都在辛勞工作和勞動的人得到一個休息的機會。而美食節之類的節日不但可以讓「打工仔」藉此節日休息一下,還可以一嘗各國美食,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得更是福,因此我認為增加美食節此類節日是十分適合香港的居民。而此等節日所舉辦的活動不但可令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譽遠播,更能帶動經濟,推動旅遊業,令更多的旅客到來香港參與新型節日,更推廣這類型的新節日,令其他人也可以享受人生,及時放鬆一下他們經常處於繃緊狀態的神經。
假如香港要增加一個節日,我認為要增加「狂食節」,是要舉行於平日,而不是公眾假期。因為香港人平時為了工作廢寢忘餐,下午沒有時間吃飯,只是在工作。所以在這個節日可以狂吃東西,把一星期不足的能量也補回來。一來補充能量,二來,可以舒緩壓力。因為不同的食物,可以給予別人不同的感覺,例如甜點,可以給人一種開心的感覺,可以令人暫時舒緩一下情緒。苦甘味的食物可以令人回想起以往的辛酸。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會變得很肥胖,但我認為與其食物可以令人舒緩壓力,又可以令人感到滿足,為何要計較體重呢?能夠吃東西是一種福氣,所以「狂食節」除了可以讓人用食物來舒緩自己壓力外,還可以享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令自己知道辛苦了這麼久,可以好好地吃一頓,是多麼好,也可以學會珍惜食物。
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音樂節,這個節日每年舉行一次。現時香港舉辦的音樂活動並不多,多數只是用作比賽和演唱會等等,但不少市民因票價太貴或沒有時間而失去欣賞音樂的機會,有見及此,音樂節能給予平常沒有機會欣賞音樂的市民一個機會,在勞碌中享受音樂,主辦機構可以以較低的票價,賣音樂會門券給有興趣的市民,加入音樂節,一來可以把“音樂無分國界”這一個概念帶進市民的知識中,也能令市民增加對音樂的知識。在這個節日中,人們會到各大的大會堂參加由學生表演的各種音樂,而市民也可以趁這個音樂節,在百忙之中休息,人們也可以以聽取不同的音樂,來舒緩緊張的神經,所以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加入音樂節。
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因此香港同時擁有很多具備中西特色的節日。如西方的聖誕節、中國的農歷新年,表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又如西方情人節、中國的元宵佳節、七夕,同樣表達了人類對真情的渴求;再如西方的母親節、中國的清明節等,都表達了對上一代的感恩,慎終追遠之情。除此以外,香港也具有一些特別的節日,如勞動節、佛誕、太平清醮等等,深具本土文化特色,體現了香港的風土人情。 如果要在這些節日以外,再加以一個新的節日,我會選擇「感恩節」。也許有人會認為,感恩節本來就存在,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早就有慶祝活動。只是,我想要強調的是,在香港,現時仍沒有法定的感恩節。 在美國和加拿大,每逢感恩節,農民和工人便會吃火雞、南瓜等來慶祝一年的豐富收成。在香港,現時雖然亦有一些餐廳提供感恩節大餐,卻沒有真正的一個感恩節。顧名思義,感恩節的意義在於「感恩」,我認為未必一定要為了某個人物,也未必為了某件事件,更甚至乎未必具有一定目的,「感恩節」仍然有它的重要意義。 現時香港社會大多數人面對逆境,士氣低落,往往引發出負面情緒。加上香港經濟持續不穩,失業、樓價高企、通貨膨脹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人,令這個小小的城市充滿了埋怨和嗟嘆。設立感恩節,最大的意義可以讓香港人學會反思,學會感恩,建立正面的思想,跨越逆境。在這個節日中,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反思過去一年許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當我們放眼世界,幾多天災人禍,更會發現香港其實真是個福地。縱然經歷失敗,卻仍能保存生命,也是值得感恩之事。既然環境如此,只有改變想法,學懂珍惜眼前所有,才能更積極走向前方。 所以,我認為對香港人而言,沒有一個節日比感恩節更有意義,更具價值。
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因此香港同時擁有很多具備中西特色的節日。如西方的聖誕節、中國的農歷新年,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重要的節日。中西有部份的節日的目的也頗為相似的,例如中國的元宵節以及西方的情人節等,也是為人們追求愛情而設的。又如中國的清明節和西方的母親節也是為了表達對上一代或以前祖先的感恩。如果要在這些節日以外,再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選擇「娛樂節」,因為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過急速了,加上工作繁忙,導致有些人在假期時也要為工作而失去玩樂的時間,所以我希望能夠加上一個「娛樂節」,週期為一個月一次,令香港人可以在這個節日中得到娛樂的時間。娛樂不單能令人在繁重的工作中喘得一口氣,更可以為很多壓力大的人得以減壓,甚至得以減少自殺的人數,所以我認為這個節日是應該增加的!
我認為最應該新增的日子就當然是停戰日了。首先,停戰日是一個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香港曾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3年的8個月被日軍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香港人過得真的是十分艱辛,有不少人死於飢荒及疾病等等。世界亦有不少為國家訂立停戰日,例如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等,可見不少國家都十分了解戰爭帶來的禍害,但是我覺得現時的香港對教育年輕一代關於戰爭的禍害卻真的十分十分有限,政府及學校真的甚少提及關於戰爭的資訊給學生和大眾。因此,我十分真的認為香港應該仿效外國訂立停戰日,令香港普羅大眾和市民明白戰爭的禍害,並應該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士兵和市民。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香港人需要一個休息節。大部份的香港人一星期六日也要上班,連學生一星期也有五日要上學,他們的壓力十分大。最近亦因為有教師壓力太大,而令到她們跳樓自殺。其實我認為他們的壓力實在太大,他們又沒有時間來讓自己放鬆放鬆。需然他們間中也可以享受一兩個的節日假期,但其實對於工作的香港人作用不大,因為那些節日假期只有一又或者兩日。如果香港人有一休息節,可享有整整一個月的假期休息,無論是工作的人又或者學生們也可以讓自己放鬆放鬆。一個月的假期亦可以讓香港人一家人去旅行,無論是長又或者是短的旅行也有足夠的時間。休息節不但可以讓自己放鬆放鬆,還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又或者是與情人增進感情,如果香港人有一個休息節我保證香港人工作時精神多幾倍,自殺率亦會偏低。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家庭日」.琨在,很多都市人很十分忙錄,只顧著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我怕這樣下去,家人關係會漸斬疏遠.如果我們可以添加家庭日的話,希望可以就此將家人的關係拉近.說真的一天作家庭日真的不足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可能只去得很少地方,要令一家人也滿足,恐怕有點困難….所以我建議一連三日的家庭日,這樣就有足夠時間讓一家人好好相處了.在那天,一家人一定要好好活動一下,不可以留在家中不溝通.免得違反了家庭日的意義.我們在那數天可以與家人去旅行,戶外活動,逛街,行山又或者到本地旅遊熱點逛逛.如果一年勾以有三天家庭日,我就覺得滿足了.
– 香港同時擁有中、西兩式的節日文化。既有復活、聖誕等西方宗教節日;又有彿誕這些中國節日。節日應有盡有,亦有它們的意義。– 若說要加入一個新的節日,我會想起近年的話題–環保。地球越來越虛弱,在每日不斷地被污染。地球亦開始起了一些大變化,對世界影響了不少。因此,我們都應盡自己的責任保護地球,減少污染。可惜的是,現在「環保」意識對香港人來說還不夠強,所以我會選擇「地球休息日」。– 「地球休息日」的意思,便是人類別做對地球有極大污染成份的行為。在此日,所有的工廠停止工作,以减輕大量由生產而產生的污染物,减少破壞。另外,汽車都是污染物的來源,因此那天只可乘坐公共交通公具來往各地,以减輕汽車使用量。最後的是禁止吃肉,畜牧業亦是一個大量排放污染物的行業,禁肉能减輕排放。– 然而這節日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要環保及加強意識,及讓人反省有否遵從「環保」。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愛護動物節,在這個節日內,人們可以借這個節日認識多一點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它們的種類的不同,因為有很多人對動物都抱有錯誤的觀念,例如:不知到它們的習性,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和愛好等等。我們可以在這天,參加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藉此了解它們,動物節亦可以再一次提醒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應濫殺它們,反應愛護它們才對的。我認為動物節可定於十一月初舉行,因為十一月沒有任何特別節日,因此可令人們對此節有更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記,而且十一月初不太接近學生們的考或測驗,學生和成人們可借此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也可從中學到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簡直是無枉而不利;所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將加入一個愛護動物節
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相信很多香港人自己也知道香港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速,一日內有很多事要完成,很多時也會忽略身體的健康。運動節可以讓各人都在百忙之中抽一點時間來做運動,不但可以付人多做些運動,還可以促進全城齊運動,是一舉兩得呢!在這個節日裹,所有體育館都免費開放,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做運動。街上都會舉辦一些體育活動或講座,給人倒了解做運同跟健康的關係和重要性。另外,這個節日還可以給家庭帶來一個好好相處的機會,親子一起做運動可以加強彼此的關係,這也是運動節帶來的好處。運動節可以給我們一個放低煩惱,出外做運動的機會, 也能令親子或朋友之間的關係得到一個維繫,所以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
香港的節日除了包括有中國內的節日,外國文化的節日都會令香港人有假期和快樂.如果我要香港增加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加[朋友日].我們已經有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這一些都是向父母親,情人去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對他們的感謝,對他們的回禮...但是,我認為我們也需要對我們的朋友有一個節日來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戴.我們的情人節,只是對我們的愛的人,心愛的人作出一個送禮物,令大家甜蜜的日子..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快樂,失意會陪著我們的朋友...又為什麼不可以有類似的節日可以令平日忽略了朋友的人可以表達一下心意呢?我們有沒有留意過,在我們身邊的朋友,甚至自己….都沒有對朋友有感謝過?我們平日會對朋友說多謝,唔該…等說話,但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想過為朋友做一些事去答謝他們.我認為這個朋友節對我們每一個都是一個很重要很快樂的日子了.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因為香港人很少外出做運動,他們多數只會在公司或家中做事,就算是有空的時間,他們只會在出外或是在家中用電腦,上上網或是看看電視。 而今次我所提出的運動節,就是鼓勵市民多做運動,不要只是待在家中,而是出外做運動。而在運動節有以下這些措施。第一,市民在那天可以免費使用運動設施,不收任何費用。因為很多市民就要因為要收錢的設施,而不去做運動,令他們的身體變得很差。第二,就是把下班的時間減短,很多市民因為下班的時間十分晚,所以沒有空做運動。最後,就是多在學校中舉辦講座,這樣可以令學生從小培養做運動的興趣,令他們長大也提醒子女們要多做運動。所以我會選擇新増運動節,因為做運動能令市民更加健康,更有工作能力,能使香港的工作水平上昇,也能減少政府對市民的健康的經濟付出。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要增加\'老人節\'. 我覺得香港的老人家們都十分孤獨, 在家中無所事事. 他們的子女兒孫都在社會工作, 學校讀書, 他們只好獨留在家了, 看著別人的家庭熱鬧或溫馨, 然後感歎陪著自己的就只有沈寂的'家'. 有些更被送往老人院, 好不淒涼, 這還令他們覺得他們是子女的負擔, 心情會好到那? 不是給老人家吃住穿就叫孝順, 那只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什至你養寵物也要, 飲水要思源, 你小時候萬千寵愛在一身. 人老了其實和小孩差不多, 很多事對他們來說也開始變得困難了, 例如般動一件東西, 容易發生意外. 但最大的分別是他們和你一起的時間不多了, 老人家需要的不是奢侈物質, 如何的享受. 而是我們的關懷和愛護. 所以至少一個星期定一日為\'老人日\', 讓我們探望, 陪他們多一些, 聽聽他們說話, 不要怪他們太囉唆, 經常重複地說某些事, 你到了那些年紀就明白了. 不然為時而晚才後悔就太遲了
我認為香港應該增加一個學生節。現在假期的定義已經改變了,本來假期是用來休息或娛樂一下的,可惜老師給予很多的功課給學生,他們不但沒有時間休息,而且有時還要做比平時得更晚。相信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做功課或溫習課本,如果香港增設了學生節,那天,全香港的所有學生都不用做功課,不用溫習,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跟朋友四處遊玩。除此以外,所有餐飲業及服務性行業都免收加一,當作是給學生的優惠。另外,由於在學生節當天玩得太累了,所以翌日也會是紅色假期,給學生們充足電,再努力上學去。如果香港真的增加了學生節,那我每一日都會期待著當天的來臨。而上班一族就可以忘記一切公司的事務,家長可以不用再提點他們的子女做功課和溫習,子女就不用再趕忙把功課完成好,大家可以到郊外野餐,靜聽下小鳥動聽的歌聲,到海邊釣魚,聽一下風聲。上學,上班的生活實在是太辛苦了,壓力很大,十分需要抒解一下。
我認為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那應該增加運動節。
回覆刪除運動節,顧名思義,是一個讓全香港市民認識以及進行更多運動的節日。現時香港人們因為每天都要上班而沒有時間做運動,下班之後卻因為太累而不去做運動。因為香港人們沒有時間做運動,令到他們的身體出現愈來愈多毛病,對於一個健康的身體,運動是必須的!
我認為運動節可以訂為某個月的第二個星期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當天所有政府管理的運動場所及設施都是免費,市民可以免費使用這些設備來運動。另外,政府更可以邀請一些運動紅星或者明星於當天向市民介紹種種不同的運動以及運動的好處,借此推動更多市民運動!
我認為如果政府增加這個節日的話,一定可以推動更多人想運動的想法,從而令到更多香港人生活得更健康!
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休息節,所有人在那天都不工作,只需要認認真真的休息一天。因為香港人很忙碌,每天的工作都做不完,就連放假的時候都要工作、溫習等等,甚至有時候放假時的工作量還比平日多,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和放鬆自己。但如果我們有休息節,我們就真的能夠放下腳步、煩惱和壓力,輕輕鬆鬆的過一天平淡和舒適的日子,還能在那天反省自己,從而改善自己,未來該怎樣做好。另一方面,休息日還可以用來計劃未來。因為都市人每天都不斷重複他們的工作,感到十分厭倦,但他們根本沒有空餘的時間去想想自己的未來。休息日就能夠給時間他們計劃人生,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在休息日中,休息是最重要的,能夠令我們身心健康。所以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休息節。
回覆刪除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學術節。這個節日是為了學生和促進和家人的關係而設立的。學術節是一個關於所有學科的節日,在這一天每一個學科都會有一個攤位,攤位的內容都是關於那個學科的。而在每一個攤位裡,都會有一些老師去為大家解答問題。有些家長會害怕自己子女的安全,就會陪伴他們一起去,而家長就可以藉著這次機會去了解自己子女正在學什麼,並且平時家長是沒有太多時間去花在子女的身上,也可以藉著這次機會和他們去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回覆刪除我認為學術節可以訂在每年十二月的某一個日子,因為十二月已經是一年的終結,很多同學應該會把上年度的知識忘記,但新學年也開始了,而同學就可以請教老師去幫助同學去回憶上年度的知識和教導新學年的知識。攤位的位置應設立在維多利亞公園,因為維多利亞公園的地方比較大。
如果要我在香港增加一個新的節日的話,我一定會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為什麼我會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呢?是因為香港人做事真的太忙了,每天香港人也很忙碌地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完完全全地忘記了自己要好好休息一下,給自己一個充充電的時候。
回覆刪除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生,也是人,我也知都做事做得很久就一定要休息一下,不要太過強逼自己。加上我知道有很多父母親因為要上班,而很多時候也很晚先回家,因此孩子們一定很想要這個全民休息日,和爸爸媽媽一家人一起談天,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後,這個全民休息日是有一個好處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想放假的日期來放自己假,但只限一天,一年一次。好像我自己,當放完星期日的假期後,星期一起床過來,就自自然然地不想上學,想再放假。如果有全民休息日,就最好不過了。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動物節,在這個節日內,人們可以借這個節日認識多一點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它們的種類的不同,因為有很多人對動物都抱有錯誤的觀念,例如:不知到它們的習性,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和愛好等等。我們可以在這天,參加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藉此了解它們,動物節亦可以再一次提醒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應濫殺它們,反應愛護它們才對的。
回覆刪除我認為動物節可定於十一月初舉行,因為十一月沒有任何特別節日,因此可令人們對此節有更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記,而且十一月初不太接近學生們的考或測驗,學生和成人們可借此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也可從中學到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簡直是無枉而不利;所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將加入一個動物節。
如果可以加入一個節日,我會希望加上遊戲節,這個節日是為了讓一些上班或青少年來舒援他們的壓力。現時很多香港人都有很多壓力,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他們時常要承受面對上司的壓力,好像工作能力能否達到上司的要求,還有他們還要面對人際關係的壓力。而學生,他們要面對學業和人際關係上的壓力,例如:考試成績,升學或選科的壓力。這些事情都令他們感到十分大的壓力,但是又沒有時間舒援壓力,所以這個節日專為他們而設的,這個節日任何人都可以在街上遊玩或去到政府指定的地方遊玩。這個節日不只給人舒援都市人的壓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的人際關係從而改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讓都市人透過遊戲日中找到人生樂趣,令他們不會只會認為人生只有工作而沒有消閒活動。所以我認為最好新增的節日應該是遊戲節。
回覆刪除香港有很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添多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添「家庭節」。
回覆刪除香港是一個十分繁忙的城市,很多人因為工作而忽略了身邊的人,特別是自己的親人。除此之外,亦有很人多因為希望得到獨立而選擇了自己一人居住,不理會自己家人的生活或需要。
但是,有時候真的是身不由己的,因為有些工作是需要離開香港,到內地或是其他國家公幹的,這些事都是無可避免的。如果香港增添一個名為,並將這個節日定為公眾假期,那麼,全港市民便可以和家人過一個溫馨的「家庭節」了。
在這個節日,市民可以彌補這一年來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家人的時間,盡力去和家人過開心、溫馨的一天。子女可以陪伴他們的父母到茶樓,吃一些他們最愛吃的點心。而作為父母,亦可因為有了這個節日,而陪伴他們的子女到遊樂場或是主題公園遊玩。
我認為這個日子定在那一個月都沒所謂,因為這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個人相處得更開心,以及過一天溫馨的「家庭節」。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朋友節」。
回覆刪除我們除了和家人關係最親外,第二就是朋友了。我們的生命裏絕不能沒有朋友,朋友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他們會和我們一起經歷開心,也會和我們一起經歷傷心。朋友會聽我們說心事,會一起分享事績。其實朋友比家人還能談得來,因為大家之間有很多東西都很相似,例如大家的學校生活等等......而且歲數還差不多呢!
在這個節日裏,我們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慶祝,可以去感謝對自己好或常常幫助你的朋友,請他們吃飯或一起逛街。或者可以相約剛剛認識的新朋友,彼此更加了解大家,建立更深厚的友情。「朋友節」的目的除了以上外,叧外也可以修保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可能大家因一些小事而發生爭執,也可以在這天好好解決。
我認為如果要增添多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添一個「電視節」。
回覆刪除香港人天天工作十分繁忙,面對這些急速的生活節奏,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去花一些時間去看看電視,留意各地的新聞,跟上時間的變遷。再者,電視裡也會有教育性的節目或頻道,例如國家地理頻道,香港教育局的教育電視等等……另一方面,在家做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則可以選擇觀看烹飪節目,’’師奶’’劇集,讓她們嘗試一天不用勞動,還方便主婦們無聊時成了重要的話題。
有些時候,香港人工作要到處走走在所難免,一走便是幾天,幾個星期甚至要幾年呢!所以在這個節目裡,人人都可以放下手上沉重的工作,看看自己喜愛,想吸收的電視節目,然後既可以增廣自己的見聞,吸收更多資訊,更可以當作讓自己放假一天的理由呢!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
回覆刪除香港是一個繁榮的都市,上班一族每日都要穿著高跟鞋上班。或者你們覺得穿高跟鞋是一件普通和常見的事情。可是對上班一族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每日都要穿著高跟鞋,每日也要飽受腳痛的感覺。所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波鞋節」那天上班一族可以穿著波鞋上班,來舒緩一下。
而這個「波鞋節」絕不只受惠於上班一族。我認為更受惠於廣大市民,「波鞋節」除了可以讓上班一族穿著波鞋上班外,廣大市民在那天到鞋鋪選購波鞋時也有一些折扣,市民在那天買到自己心愛的波鞋。那麼,大家來說「波鞋節」都有一些益處。
「波鞋節」受惠於廣大市民,是一個很快樂和高興的節日。因此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波鞋節」。
香港現時是融入中西及各地文化的地。有元旦,農歷新年,情人節,清明節,復活節,母親節,父親節,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國慶,重陽節,聖誕節等等。
回覆刪除我認為在香港應該加入國際文化日,我認為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應該多提倡一點有關香港文化的活動,當中包括簡單講述香港的歷史,和近年被受關注的事—建築物拆卸。市民應該從文化日當日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特別是由中國傳入的文化節目。當然也別忘了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地區,這裡,我們融入來自了不同地區的人,不同地區的文化。今時今日我們穿的衣服,日用品,也來自不同國家的科技﹑概念﹑材料…而且,我們在享受﹑狂歡的節日,也包括了西方節日。我們該抽空來了解多一些中國,同時間也試試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令香港變得稱得上為「國際性地區」。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你認為應加入娛樂節呢。娛樂節的假日有五天。香港人每天都過節奏急速的生活,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要工作,甚至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會回到公司加班,香港人根本沒有時間花在娛樂上。所以,必須為香港增添娛樂的節日。香港是一個繁忙的都市,許多時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身邊的人。雖然金錢和事務都很重要,有沒有想過與家人、朋友、親戚一起玩樂,能增添多少快樂?其實人很需要快樂,快樂亦是每個人轉給每個人的,平日沒有空見面的親人都可以透過娛樂節比傾訴和享樂。香港人工作壓力大,要為自己釋放出來。在娛樂節假日裡,可以下棋看電影、踏單車、去郊外旅行等等活動。這樣的話,香港人工作中也能享受娛樂節的假日,苦中也可帶有樂趣。
回覆刪除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一個「歡樂節」。
回覆刪除現今社會,香港人都受到不少的壓力。在學生方面,他們會因為考試、功課等問題而不開心和有壓力;上班族方面,更會因為加班工作等問題,引至不少的煩惱和壓力,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跟家人或朋友相聚。
「歡樂節」意思是指開心快樂的節日,藉著這一個節日,香港人可以放下一切的煩惱和不開心的事,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共聚天倫之樂。在這一個日子中,例如可以到郊外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又可以和朋友一談開心事。透過這一個節日,不單可以增加家人或朋友之間的感情,歡聚一時,更可以放鬆一下,忘記所有的問題,享受開心的生活,重新開始另一天上班上學的日子。所以我認為應該加入一個「歡樂節」。
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全港性休息日,週期為一個月一次。香港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地方,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每天都非常忙碌。香港人,每天有看不完的文件,做不完的家務,長時間的工作會增加人的壓力,容易引致部份疾病。如果我們有休息日,我們每月有一天能夠好好的舒緩一下壓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香港,很多人都比較容易生病,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這些壓力的來源都是因為沒有時間計劃好自己的工作日程,如果每月能夠有一日比人們反省自己過去一個月的行為,再計劃好下個月要達成的目標,相信這樣工作人士的工作效率也會提升。在每月新增一天假期,也能夠增進父母跟子女的溝通,多點了解子女,避免子女容易誤入歧途,此節日的好處真是多不勝數。
回覆刪除如果我能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娛樂節一星期舉行一次。這節日是令所以香港居民都能娛樂而設的。為何?
回覆刪除香港人每天的生活都太急了,根本沒有時間去享受一下娛樂,如果每天都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樣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我想增加這個節日一娛樂節。這個節日並沒有什么特別,只是全日的娛樂所需要的消費都減倍,而且有當日中只上半天的班。為什么是半天而不是全日呢?如果每星期都少上班一天的話,恐怕會為很多大型機構帶來很多不便,而半天的話,相信影響不會太大吧。現時的香港人,只是單純的為了工作而工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享受生活,這樣活得太乏味了吧!根據健康管理的知識,是要同時顧及生理上,心智上,社際上的健康,以及懂得享受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工作,那么香港大部份的人也都不健康了,對吧?所以我覺得要有這個節日的存在。
假若香港要增加一個節日,我認為應加入「玩樂週」,香港人一星期至少有五天要上學上班,令到每一位香港人圴受重大壓力。
回覆刪除加入「玩樂週」能讓眾多的香港人放開壓力,盡情玩樂,特別是考試壓力太大的學生和工作壓力太大的上班人士,若然他們能有一星期假期去玩樂一番,不用理會所有壓力,這能讓他們得到釋放。
這個節日跟星期六日的假期可不同,星期六日可能大家都要擔心未完成工作,但是若有「玩樂週」便可讓人們輕鬆一星期,甚至去旅行散心。
你可能會說,那長假期呢?功能豈不是一樣?這可不同,普通的長假期可能要大家多作一點工作,多作一點假期家課,但「玩樂週」不用這麼辛苦,規定了各公司以及學校也不能如予任何工作和家課。我想這個節日定必令大家喜愛。
香港是一個中西民化的大都匯,在香港四周都能看見不同國藉的人聚首在一起。香港更在不同的日子裏有不同的節日,例如在二月十四日有情人節、在十月三十日有萬聖節、二十月二十四日有聖誕節……等等。
回覆刪除假如要我在香港這個地方增加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節日,我想我會增加一個名為「香港日」的節日。雖然香港具有各國不同的文化,但卻唯獨缺少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因此香港有文化沙灘這個稱號。但如要令人銘記香港的話,我想唯獨有香港美食能令人再三回味香港。因此這個節日的主題就是和香港的特色小食有關的。政府應該在該天放鬆對無牌小販的監管,或是開放一個較大地方供一些特色小食的小販擺買,讓各國各地的市民和遊客都能一嘗香港的風味和風土人情。這個節日不停加强了香港的經濟活動,更令香港市民增加對香港的歸屬感,真是百利而無一害。
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而且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增加「節能日」這個節日。在這個節日當中,全都市的市民都可盡拯救地球的責任,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
回覆刪除在「節能日」中,上班的人繼續上班,上學的人繼續上學,飛機照樣飛翔,火車照樣運載乘客。唯獨變化的是當天都會舉行節約用電的活動,所謂「隨手關燈一小步,節約能源一大步」,「節能日」鼓勵市民和大眾機構齊參與,在不須要使用的電器或光源時,便把電源關掉,既能節省電費,又能減少用電資源。雖然不是人人也能參與,但亦希望可以盡力出力,拯救地球。
「省一點能源,多一點資源」,地球的資源終有一日會耗盡,如果現在不好好節省能源,繼續左外出時開著空調、睡覺時開著電視這樣浪費資源,恐怕當地球真的缺乏資源時,人們便後悔莫及。既然現在還有時間,應該好好去珍惜和利用,在「節能日」中盡拯救地球的責任,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家庭節。家庭節固明思意是一家人團聚一起玩和做其他活動。現時香港急速的發展,令到很多人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愈來愈少。
回覆刪除現時香港的’’打工仔’’大多數一個星期都只是有一日假期, 因為工作而忽略了身邊的人, 令到他們與家人的關係變得生疏。
另一方面,有時真的身不由己,有些人更要與家人分開兩地,為了一些生意需要出國,與家人生活和溝通就會大大減少。如果香港能夠有’’家庭節’’這個節日就能讓大家得到溫馨的一天。
在這個節日,他們可以善用這天來彌報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身為子女可以安排一些親子活動,令大家的隔莫減少,父母亦可以陪他們的小朋友去玩或者抽一些時間細心聆聽子女的心聲和需要。
我認為家庭日每半年一次,因為這個節日的目的只是令一家人更加溫馨和日後相處得開心,並且希望每個家庭也可以過一天溫馨的「家庭節」。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全民運動日」。
回覆刪除香港是個既繁忙而又講求時間的一個城市,大多數的香港人都將大部份的時間放於工作或學習上,就連想放鬆一下的時間也欠缺。就是因為這樣,現時香港人出現很多的情緒病,如:抑鬱、焦慮等等;嚴重的甚至會容易產生一些輕生的念頭。而港人有焦慮及抑鬱的情況,均高於外國的水平。
根據一些有效的資料所得,適量的運動對人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因為運動是一個健康而又充實的途徑去舒緩壓力。
再者,香港人因過份忙於工作,往往都忽略在飲食上的重要性;令到港人的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頗大的負擔,人們飲食不均衡引致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如果加入了「全民運動日」的話,人們除了能改善身體體重的問題外,還可以舒緩累積下來的沉重壓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呢!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文化,如果是增加一個節日,我想中外交流節是最適合不過。
回覆刪除中外交流節,顧名思義,即使利用這天與不同國家的人士交朋友,作文化上的交流,這樣可以使香港人有機會接觸不同種族的人士,增廣見聞,不需走「萬里路」,也可以見識這個世界。
雖說香港人經常接觸不同的人士,但很多時候這些都是公事上的交流,往往是用較嚴肅的態度去與外地人士溝通,當談完公事就各自找節目,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好好認識對方。
而中外交流節就正好擔任一個中介人的角色,讓平常嚴肅認真的外國人能有機會展現他們熱情友好的一面給香港人,而香港人也正好發揮好客之道來招呼眾多外籍人士。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節日中舉辦嘉年華,讓各界人士都參與來狂歡一番,交流之餘還可以放鬆工作,舒緩平常工作的壓力。
回覆刪除香港是各界薈萃的地方,多欣賞別人國家的文化,讓自己有得益之餘,還可以表現自己另一方面的才華。
如果我可以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希望能增加「放鬆日」。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為了賺錢,每日都要不停地努力工作,令自己積聚了極多的壓力。因此,我想以這個節日減輕我們平時積聚的壓力。
回覆刪除在「放鬆日」裡,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此外,還可以跟家人修復因平時上班忙碌而破損的關係,也可以適放平日過份積聚的壓力,令身心更舒暢。此外,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但因為平日忙碌工作令自己沒有時間做的事,令自己可以完全地放鬆一下。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不多幾天呢?多幾天的話不是能更有效地令生活在這城市的香港人更得放鬆嗎?如果只舉行一天的話,香港人就不會因過份放鬆而做一個大懶蟲,甚至不再工作。休息只要適可而止更可以,如果不是,鄙不是會有反作用嗎?所以一天就足夠了。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增加一個「地球節」。地球現時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也將面對很大的危機,大量的化學物質令地球的氣溫上升。在這個節日希望故勵人們在節日期間,養成減碳生活。平均香港人在日常生活、活動中,也「發放」了不少二氧化碳,如乘坐的士,私家車等等。在這節日,希望香港人可多乘坐公共交通。而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是來自發電,如果香港人可以一起關燈一小時,溫室氣體也會大量減小。增加這節日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醒我們,我們再用我們現時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地球很快便會消失了。我希望這節日可以舉行於在每一天,也希望香港人每人都可以養成減碳生活,令地球趕快康復。
回覆刪除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政府認加入一個狂歡節。因為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擁有自己的觀念和立場, 而不能和諧地相處, 造成偏見和不滿。在學校, 老師對學生的偏見, 學生和朋友或老師的不和, 也造成很多不快樂的事情。一年裏簡直像沒有甚麼節日能給繁忙的都市人一個快樂的日子,所以我認為人們在那個節日好好放鬆一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例如出外旅行等......
回覆刪除並有太多人生活在緊張的生活中,壓力分大,所以我認為這個節日可以令人在緊張的生活中放鬆一下,減輕一下壓力,從而令他們有足夠的精神去生活在緊張的生活裏。在這日,人們可以放下平日緊張的心情,輕鬆和簡單地面對任何事情,能盡情娛樂。
我認為可以增加美食節或是啤酒節之類的新型節日,雖然於香港也可能有商店會舉辦此類活動,可是規模就遠遠不及外國的美食節或啤酒節了。人們都能在節日裡盡慶,享受和放鬆他們緊繃著的人生。
回覆刪除眼見同學們都說應該增加一個全民休息日,我想到,香港其實也有勞動節,目的是讓一年四季都在辛勞工作和勞動的人得到一個休息的機會。而美食節之類的節日不但可以讓「打工仔」藉此節日休息一下,還可以一嘗各國美食,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得更是福,因此我認為增加美食節此類節日是十分適合香港的居民。而此等節日所舉辦的活動不但可令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譽遠播,更能帶動經濟,推動旅遊業,令更多的旅客到來香港參與新型節日,更推廣這類型的新節日,令其他人也可以享受人生,及時放鬆一下他們經常處於繃緊狀態的神經。
假如香港要增加一個節日,我認為要增加「狂食節」,是要舉行於平日,而不是公眾假期。因為香港人平時為了工作廢寢忘餐,下午沒有時間吃飯,只是在工作。所以在這個節日可以狂吃東西,把一星期不足的能量也補回來。一來補充能量,二來,可以舒緩壓力。因為不同的食物,可以給予別人不同的感覺,例如甜點,可以給人一種開心的感覺,可以令人暫時舒緩一下情緒。苦甘味的食物可以令人回想起以往的辛酸。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會變得很肥胖,但我認為與其食物可以令人舒緩壓力,又可以令人感到滿足,為何要計較體重呢?能夠吃東西是一種福氣,所以「狂食節」除了可以讓人用食物來舒緩自己壓力外,還可以享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令自己知道辛苦了這麼久,可以好好地吃一頓,是多麼好,也可以學會珍惜食物。
回覆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音樂節,這個節日每年舉行一次。現時香港舉辦的音樂活動並不多,多數只是用作比賽和演唱會等等,但不少市民因票價太貴或沒有時間而失去欣賞音樂的機會,有見及此,音樂節能給予平常沒有機會欣賞音樂的市民一個機會,在勞碌中享受音樂,主辦機構可以以較低的票價,賣音樂會門券給有興趣的市民,加入音樂節,一來可以把“音樂無分國界”這一個概念帶進市民的知識中,也能令市民增加對音樂的知識。在這個節日中,人們會到各大的大會堂參加由學生表演的各種音樂,而市民也可以趁這個音樂節,在百忙之中休息,人們也可以以聽取不同的音樂,來舒緩緊張的神經,所以如果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加入音樂節。
回覆刪除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因此香港同時擁有很多具備中西特色的節日。如西方的聖誕節、中國的農歷新年,表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又如西方情人節、中國的元宵佳節、七夕,同樣表達了人類對真情的渴求;再如西方的母親節、中國的清明節等,都表達了對上一代的感恩,慎終追遠之情。除此以外,香港也具有一些特別的節日,如勞動節、佛誕、太平清醮等等,深具本土文化特色,體現了香港的風土人情。
回覆刪除如果要在這些節日以外,再加以一個新的節日,我會選擇「感恩節」。也許有人會認為,感恩節本來就存在,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早就有慶祝活動。只是,我想要強調的是,在香港,現時仍沒有法定的感恩節。
在美國和加拿大,每逢感恩節,農民和工人便會吃火雞、南瓜等來慶祝一年的豐富收成。在香港,現時雖然亦有一些餐廳提供感恩節大餐,卻沒有真正的一個感恩節。顧名思義,感恩節的意義在於「感恩」,我認為未必一定要為了某個人物,也未必為了某件事件,更甚至乎未必具有一定目的,「感恩節」仍然有它的重要意義。
現時香港社會大多數人面對逆境,士氣低落,往往引發出負面情緒。加上香港經濟持續不穩,失業、樓價高企、通貨膨脹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人,令這個小小的城市充滿了埋怨和嗟嘆。設立感恩節,最大的意義可以讓香港人學會反思,學會感恩,建立正面的思想,跨越逆境。在這個節日中,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反思過去一年許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當我們放眼世界,幾多天災人禍,更會發現香港其實真是個福地。縱然經歷失敗,卻仍能保存生命,也是值得感恩之事。既然環境如此,只有改變想法,學懂珍惜眼前所有,才能更積極走向前方。
所以,我認為對香港人而言,沒有一個節日比感恩節更有意義,更具價值。
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因此香港同時擁有很多具備中西特色的節日。如西方的聖誕節、中國的農歷新年,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重要的節日。中西有部份的節日的目的也頗為相似的,例如中國的元宵節以及西方的情人節等,也是為人們追求愛情而設的。又如中國的清明節和西方的母親節也是為了表達對上一代或以前祖先的感恩。
回覆刪除如果要在這些節日以外,再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會選擇「娛樂節」,因為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過急速了,加上工作繁忙,導致有些人在假期時也要為工作而失去玩樂的時間,所以我希望能夠加上一個「娛樂節」,週期為一個月一次,令香港人可以在這個節日中得到娛樂的時間。
娛樂不單能令人在繁重的工作中喘得一口氣,更可以為很多壓力大的人得以減壓,甚至得以減少自殺的人數,所以我認為這個節日是應該增加的!
我認為最應該新增的日子就當然是停戰日了。首先,停戰日是一個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香港曾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3年的8個月被日軍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香港人過得真的是十分艱辛,有不少人死於飢荒及疾病等等。世界亦有不少為國家訂立停戰日,例如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等,可見不少國家都十分了解戰爭帶來的禍害,但是我覺得現時的香港對教育年輕一代關於戰爭的禍害卻真的十分十分有限,政府及學校真的甚少提及關於戰爭的資訊給學生和大眾。因此,我十分真的認為香港應該仿效外國訂立停戰日,令香港普羅大眾和市民明白戰爭的禍害,並應該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士兵和市民。
回覆刪除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香港人需要一個休息節。大部份的香港人一星期六日也要上班,連學生一星期也有五日要上學,他們的壓力十分大。最近亦因為有教師壓力太大,而令到她們跳樓自殺。其實我認為他們的壓力實在太大,他們又沒有時間來讓自己放鬆放鬆。
回覆刪除需然他們間中也可以享受一兩個的節日假期,但其實對於工作的香港人作用不大,因為那些節日假期只有一又或者兩日。如果香港人有一休息節,可享有整整一個月的假期休息,無論是工作的人又或者學生們也可以讓自己放鬆放鬆。
一個月的假期亦可以讓香港人一家人去旅行,無論是長又或者是短的旅行也有足夠的時間。
休息節不但可以讓自己放鬆放鬆,還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又或者是與情人增進感情,如果香港人有一個休息節我保證香港人工作時精神多幾倍,自殺率亦會偏低。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加入「家庭日」.琨在,很多都市人很十分忙錄,只顧著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我怕這樣下去,家人關係會漸斬疏遠.如果我們可以添加家庭日的話,希望可以就此將家人的關係拉近.
回覆刪除說真的一天作家庭日真的不足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可能只去得很少地方,要令一家人也滿足,恐怕有點困難….所以我建議一連三日的家庭日,這樣就有足夠時間讓一家人好好相處了.在那天,一家人一定要好好活動一下,不可以留在家中不溝通.免得違反了家庭日的意義.我們在那數天可以與家人去旅行,戶外活動,逛街,行山又或者到本地旅遊熱點逛逛.如果一年勾以有三天家庭日,我就覺得滿足了.
– 香港同時擁有中、西兩式的節日文化。既有復活、聖誕等西方宗教節日;又有彿誕這些中國節日。節日應有盡有,亦有它們的意義。
回覆刪除– 若說要加入一個新的節日,我會想起近年的話題–環保。地球越來越虛弱,在每日不斷地被污染。地球亦開始起了一些大變化,對世界影響了不少。因此,我們都應盡自己的責任保護地球,減少污染。可惜的是,現在「環保」意識對香港人來說還不夠強,所以我會選擇「地球休息日」。
– 「地球休息日」的意思,便是人類別做對地球有極大污染成份的行為。在此日,所有的工廠停止工作,以减輕大量由生產而產生的污染物,减少破壞。另外,汽車都是污染物的來源,因此那天只可乘坐公共交通公具來往各地,以减輕汽車使用量。最後的是禁止吃肉,畜牧業亦是一個大量排放污染物的行業,禁肉能减輕排放。
– 然而這節日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要環保及加強意識,及讓人反省有否遵從「環保」。
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加入一個愛護動物節,在這個節日內,人們可以借這個節日認識多一點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它們的種類的不同,因為有很多人對動物都抱有錯誤的觀念,例如:不知到它們的習性,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和愛好等等。我們可以在這天,參加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藉此了解它們,動物節亦可以再一次提醒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應濫殺它們,反應愛護它們才對的。
回覆刪除我認為動物節可定於十一月初舉行,因為十一月沒有任何特別節日,因此可令人們對此節有更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記,而且十一月初不太接近學生們的考或測驗,學生和成人們可借此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也可從中學到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簡直是無枉而不利;所以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將加入一個愛護動物節
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相信很多香港人自己也知道香港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速,一日內有很多事要完成,很多時也會忽略身體的健康。運動節可以讓各人都在百忙之中抽一點時間來做運動,不但可以付人多做些運動,還可以促進全城齊運動,是一舉兩得呢!
回覆刪除在這個節日裹,所有體育館都免費開放,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做運動。街上都會舉辦一些體育活動或講座,給人倒了解做運同跟健康的關係和重要性。
另外,這個節日還可以給家庭帶來一個好好相處的機會,親子一起做運動可以加強彼此的關係,這也是運動節帶來的好處。
運動節可以給我們一個放低煩惱,出外做運動的機會, 也能令親子或朋友之間的關係得到一個維繫,所以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
香港的節日除了包括有中國內的節日,外國文化的節日都會令香港人有假期和快樂.
回覆刪除如果我要香港增加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加[朋友日].我們已經有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這一些都是向父母親,情人去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對他們的感謝,對他們的回禮...但是,我認為我們也需要對我們的朋友有一個節日來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戴.
我們的情人節,只是對我們的愛的人,心愛的人作出一個送禮物,令大家甜蜜的日子..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快樂,失意會陪著我們的朋友...又為什麼不可以有類似的節日可以令平日忽略了朋友的人可以表達一下心意呢?
我們有沒有留意過,在我們身邊的朋友,甚至自己….都沒有對朋友有感謝過?我們平日會對朋友說多謝,唔該…等說話,但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想過為朋友做一些事去答謝他們.我認為這個朋友節對我們每一個都是一個很重要很快樂的日子了.
香港的節日除了包括有中國內的節日,外國文化的節日都會令香港人有假期和快樂.
回覆刪除如果我要香港增加一個節日,我會選擇增加[朋友日].我們已經有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這一些都是向父母親,情人去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對他們的感謝,對他們的回禮...但是,我認為我們也需要對我們的朋友有一個節日來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愛戴.
我們的情人節,只是對我們的愛的人,心愛的人作出一個送禮物,令大家甜蜜的日子..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快樂,失意會陪著我們的朋友...又為什麼不可以有類似的節日可以令平日忽略了朋友的人可以表達一下心意呢?
我們有沒有留意過,在我們身邊的朋友,甚至自己….都沒有對朋友有感謝過?我們平日會對朋友說多謝,唔該…等說話,但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想過為朋友做一些事去答謝他們.我認為這個朋友節對我們每一個都是一個很重要很快樂的日子了.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如果香港要新増一個節日,我認為應該新増一個運動節。因為香港人很少外出做運動,他們多數只會在公司或家中做事,就算是有空的時間,他們只會在出外或是在家中用電腦,上上網或是看看電視。
回覆刪除而今次我所提出的運動節,就是鼓勵市民多做運動,不要只是待在家中,而是出外做運動。而在運動節有以下這些措施。第一,市民在那天可以免費使用運動設施,不收任何費用。因為很多市民就要因為要收錢的設施,而不去做運動,令他們的身體變得很差。第二,就是把下班的時間減短,很多市民因為下班的時間十分晚,所以沒有空做運動。最後,就是多在學校中舉辦講座,這樣可以令學生從小培養做運動的興趣,令他們長大也提醒子女們要多做運動。所以我會選擇新増運動節,因為做運動能令市民更加健康,更有工作能力,能使香港的工作水平上昇,也能減少政府對市民的健康的經濟付出。
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如聖誕節、農曆新年、清明節、萬聖節……如果要增加一個新的節日,我認為應該要增加\'老人節\'. 我覺得香港的老人家們都十分孤獨, 在家中無所事事. 他們的子女兒孫都在社會工作, 學校讀書, 他們只好獨留在家了, 看著別人的家庭熱鬧或溫馨, 然後感歎陪著自己的就只有沈寂的'家'. 有些更被送往老人院, 好不淒涼, 這還令他們覺得他們是子女的負擔, 心情會好到那? 不是給老人家吃住穿就叫孝順, 那只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什至你養寵物也要, 飲水要思源, 你小時候萬千寵愛在一身. 人老了其實和小孩差不多, 很多事對他們來說也開始變得困難了, 例如般動一件東西, 容易發生意外. 但最大的分別是他們和你一起的時間不多了, 老人家需要的不是奢侈物質, 如何的享受. 而是我們的關懷和愛護. 所以至少一個星期定一日為\'老人日\', 讓我們探望, 陪他們多一些, 聽聽他們說話, 不要怪他們太囉唆, 經常重複地說某些事, 你到了那些年紀就明白了. 不然為時而晚才後悔就太遲了
回覆刪除我認為香港應該增加一個學生節。現在假期的定義已經改變了,本來假期是用來休息或娛樂一下的,可惜老師給予很多的功課給學生,他們不但沒有時間休息,而且有時還要做比平時得更晚。相信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做功課或溫習課本,如果香港增設了學生節,那天,全香港的所有學生都不用做功課,不用溫習,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跟朋友四處遊玩。除此以外,所有餐飲業及服務性行業都免收加一,當作是給學生的優惠。另外,由於在學生節當天玩得太累了,所以翌日也會是紅色假期,給學生們充足電,再努力上學去。如果香港真的增加了學生節,那我每一日都會期待著當天的來臨。而上班一族就可以忘記一切公司的事務,家長可以不用再提點他們的子女做功課和溫習,子女就不用再趕忙把功課完成好,大家可以到郊外野餐,靜聽下小鳥動聽的歌聲,到海邊釣魚,聽一下風聲。上學,上班的生活實在是太辛苦了,壓力很大,十分需要抒解一下。
回覆刪除